顶点小说网 > 大汉龙骑 >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战(37)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战(37)

小说:大汉龙骑作者:皇叔刘司马字数:4061更新时间 : 2017-07-29 23:51:32
  可以说曹操进攻沛县的计划,刘澜和关羽算得上是不谋而合了,虽然只是一个大胆猜测,并不能确定,但是两人显然都有着某种默契,一致认为曹操会佯攻沛县,那么这个调子定下了之后,就需要找到他的真实用意,到底要打哪里,所在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之下,刘澜选择了用关羽防御沛县的同时协防下邳的策略,而刘澜或者说赵云则是防御徐州城东莞郡的同时协防沛县,这样一来,在黄忠守琅琊、张飞重心放在广陵和下邳的情况之下,可以说徐州这盘棋已经足够安全。

  最少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已经大概率的让徐州万无一失了,至于可能出现的一些纰漏刘澜不否认,不可能真的防御住曹操的进攻,但是尽可能的做到徐州不被大规模破坏就算是他们在防御上做到了最好。

  这完全是刘澜处于徐州的利益在考虑,毕竟最初他这样做完全就是在竭力阻止曹操攻打徐州,他不想开战,不管是不是因为匆匆结束九江之战的原因,他并不想继续战斗下去,没意义也没必要,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想借刀杀人,说白了,就算袁绍不来攻他,他也会把青州让出去的,从公孙瓒败亡之后,这件事情就一直在他的日程上,只是早与晚的情况罢了。

  而这一回因为九江之战结束便急急转到徐州之战,则加速了刘澜让出青州的计划,可以说现在的刘澜就是要千方百计破坏原本关东铁板一块的诸侯联盟。而青州则是那个可以扰乱局势的诱饵。

  当然如果只是诱饵的话,自然就有可能不会上钩,但这世上最复杂的就是人心,在利益面前,也许袁绍和他身边的谋士早已经揣摩透了他的心思,可是在利益面前,尤其是在曹刘之间争论不休的当口,刘澜这一手示好足够打破现状,使得袁绍打破了某些人一直努力维持现在的美梦。

  从结果来看,送出青州必然是弊大于利,但如果真的能使曹袁交战的话,那么刘澜从中获取的好处,自然就又变成利大于弊。

  而这一切才是刘澜真正的用意,把曹操留给袁绍,那么他就能够有一个更稳定的坏境去发展,尤其可以在袁曹交兵时,渔翁得利。

  身边周仓和管亥低声私语,背着手的关羽摆摆手,两人立时安静下来,关羽转身走到主位坐下,道:“主公的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虽然无法得知曹操的真正意图,不过进攻沛县的可能性确实最大,所以我的意见是,一旦敌人果真攻打沛县,则我率主力与周仓救援沛县,而管亥则率领本部驻守梧县,你和裴元庆一样,一定要守住梧县最少三天,到时候我便会率主力赶回来。关羽说着顿了一下又道:”如果他们并没有来下邳或是彭城国的话,虽然我们的作战计划不需要调整,但还是要有所针对。”

  与关羽一同落座的管亥沉声问道:“却不知将军打算如何针对曹军?”刚才关羽已经说过了,曹操不打可能会来下邳或是彭城国,他们留下来就是以防万一,但是他们知道关羽越是反复确定,曹操就越不大可能来。

  所以要听得懂真话和反话,曹操来攻他们是返回,做好针对则是真话。

  但是想针对可没那么简单,其实这主要还是看曹军出现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徐州城,那就好办了,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直接去救援徐州城,从侧翼对曹军施压,说不定还能把他们包围呢,但要是他们打的是东海和琅琊的话,那么这个针对更像是进攻兖州直扑曹操腹地,他和裴元庆的两万人马到了兖州豫州,那可就真的大展拳脚了,第二次徐州之战,张飞的惊艳将会发生在他和裴元绍的身上。

  关羽沉思片刻道:“具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出现任何意外的话,首先还是要等待我的命令,如果情况不明,还是得你们自己来拿主意,但终归,如果我真去了沛县的话,你们主要还是以随机应变为主。”

  “末将明白了”

  关羽又对二人道:“你二人跟随我多年,不管是能力还是军功战绩,都首屈一指,不仅是我,连主公都几次三番的想让你们独当一面,各挑大梁,可你们两个和裴元绍就是不答应,一直待在我身边,既然连主公都不勉强你们,那我也就选择尊重你们,如果我离开了去了沛县,那么你们两个可就一定要小心谨慎,要知道,你们将要面对的敌人,可不再是寿春军了,而是曹军,就算他们依然是寿春军也一样,所以千万不能大意,不管是敌人来攻还是你们攻入兖州,这一仗一定要小心行事,务必要让我们在第三次徐州之战中再一次笑到最后。

  关羽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告诉他们二人,这一回是你们证明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以前在他的帐下,跟着他与敌人交手,立了战功受到奖赏,很多人也只会把功劳算到他关羽的头上,但是这一回,他们有了独自领兵的机会,这虽然与关羽和刘澜之前设想的有所不同,但是这一回显然是他们真正意义上自己有着极大自主权的一战。

  而对他们,关羽一上来就说的很清楚了,他们有能力,也有那个能耐,如果不是他们自己不同意的话,他们早就像张颌、太史慈几人一样隶属于刘澜的将军府,而不是关羽的中军府。

  不过对于管亥来说,他真正的关注点却是刚才关羽所说的那一段,就算是寿春军也吧他们当做是曹军,这是对敌人的重视,显然不是那样,寿春军不堪一击,几十万来攻打徐州都被他们击败了,但曹操几万人却差一点就把整个琅琊给拿下来,你可以说那是因为琅琊军不堪一击,但是在不堪一击,一个月不到就让琅琊军连战连败,这中间的原因不用多说也能想到。

  有些话是为了面子,就算知道也不能去承认,说白了就是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敌人。

  管亥再一次接口说道:“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不会大意,不管是来的寿春军还是曹军,都认真对待,绝不会犯轻敌的大忌。”这些年的管亥,早已从当年不懂战略战术的黄巾将领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将军,他当然明白曹军和袁术军的区别在哪里。

  就好像他当年率领的黄巾军,看起来人多势众,可是在刘澜面前却不堪一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刘澜帐下的士兵都是经过多年交战后留下的强者,而由这样一支部队组成,就算他们是三千人,也足有着三万人的战斗力,所以那一仗他最初败的也许会觉得不服气,可是在关羽身边越久他才知晓他当时面对的这支军队是有多么的强悍。

  而这一点,其实也是这样,其实说起来寿春军也够倒霉的,本来有着类似的精锐,结果一战被曹操绝了根,又招募了一批,又被他们给消灭了七七八八,现在号称五万人,说白了和以前的十多万人没有任何的区别,试问这样的一支部队,完全就是他们当年的黄巾军,没有任何的战力,这样的部队,不提也罢。

  但是曹操的部队,却是经过多年战斗遗留下来的一支精锐,在加上优秀的将领以及尽量的装备,这样一支部队虽不能说是翻版徐州军吧,但他们的战斗力绝对乃当世数一数二,甚至不会比徐州军差分毫,面对他们,别说是他管亥了,就算是关羽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而这才是关羽叮嘱他的根本原因。

  但是真正让关羽担心的只这么一点吗,并不是,其实在第二次徐州之战结束之后,刘澜和众多将领进了了一次长时间的总结,对琅琊之战与曹操交锋时的不利做出了多大几十项的总结。

  首先就是徐州军部队发展过速,从最初三千人的龙骑军到万人的矿山军再到辽东军、徐州军,这样迅猛的发展势头,确实是很难保证部队战斗力的,就算龙骑军等老牌部队战斗力不变,但余下的部队参差不齐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人会反对,而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其实并不是很容易,短时间内如果就能练出一直精锐致师,那这世上都是精锐了,哪里还有强弱之风呢。

  所以想要改变,需要时间。

  而刘澜提出的一点不同,则是他自身的体验和感触,那就是这些年来,真正能对他们构成威胁的敌人不多。

  在他看来,能称得上强敌者,最初讨董时的徐荣、袁绍军的麴义但他们的情况却都是兵少而精,将领优秀,尤其是后者,几乎让龙骑军栽了一个大跟头,反观剩下他们所遇到的对手,不管是袁术还是袁绍,都只是兵力多而不是战力高。

  但必须要说一句,当时他们面对的袁绍军并非是冀州主力,所以轻松取胜完全在预料之中。当然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自讨董开始,这些诸侯招募的士兵其实都和黄巾军差不多,临时招募,而他们又多是安居了几百年的青壮,就算训练,短时间内的战斗力也很难得到提升,而这一点却是无法和自黄巾时期就拥兵在右北平和辽东的刘澜相提并论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情况在改变,可以说从讨董之后,进入群雄割据时期,战斗力较弱的诸侯对被一一淘汰,而剩下的诸侯,放眼当今天下,都是拥有者绝对的精兵和干将的。

  这一点也许有人不会同意,甚至拿袁术来说事,其实袁术并不弱,只是他遇到了两个超强的对手罢了,一个曹操一个刘澜,如果换成别人,只怕现在争夺关东的便是袁氏兄弟而不是他和曹操了。

  所以说,从群雄讨董到这个诸侯割据再到眼下的强敌时代,可以说除了自己部队精锐化拖慢,敌人部队精锐化加快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战斗方式的不同,以前刘澜作战都是小规模快速化,而现在则变成大规模集团化,动辄数万数十万,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而这一点其实在讨董时期碰到的对手徐荣刘澜就有所感受,只不过那时候他的感触更深的还是用对付胡人和叛军作战的方式对付这些正规的部队没有任何意义。

  而这就是当时在第二次徐州之战,主要是对琅琊之战做出的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三个总结,诸侯割据的缤纷时代就将落幕,而超强敌时代的大诸侯帷幕将彻底拉开,所以说,与刘澜部队有着类似的曹操便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强敌,他们只要七万多人,但这七万人甚至比他们在徐州的几十万人还要精锐,毕竟真要让他们在徐州选出七万精锐中的精锐,还真有些难以办到。

  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曹操就一定会胜,就好像刘澜在总结的时候特意强调了战略和战术的革新,精锐的部队也许是成败的关键,但将领的指挥更是成功的要素,所以管亥有信心最后失败的那个不会是他们。

  关羽叮嘱了管亥之后,便即把他们遣退了,无法主动进攻的战斗,如此被动的防御,其实对军心是一个考验。

  这些事,管亥和周仓会做好,其实他们没有离开,对关羽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他们离开的话,先不说部队会不会被一分为三,再提拔或者是调来其他一些将领,关羽用起来是否趁手是个问题,如果不是在战斗时期,这样的情况还可以逐渐改善,可若是像第二次徐州之战接就接之战再接徐州之战如此高密度的征战,若不是管亥周仓裴元庆三人,还真不一定能有现在的局面。

  毕竟再培养一个周仓甚至是管亥和裴元庆出来,可不像刘澜培养闫志、张萍杜普杜义那么容易,毕竟他们这样的将领还是比较容易出现的,指挥个几千人作战,有些能耐有些悟性就能成,可似周仓他们这样,别说是几千人了,就是几万人交给他们都没问题,这一点关羽可不是吹,当然他们本身就是一方豪强,可若不是因为跟在他左右,恐怕也难有今天的高度,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